服务不到位对象信息不准确,婚恋网站“货不对板”该怎么处理

2020-11-18 11:09   来源: 互联网

据媒体报道,已经离婚多年的朱女士委托了一个网络交友平台来帮助她找到伴侣。在支付了 6888 元的服务费后,对方承诺要介绍 18 次相亲,但实际上只给了她 14 名男性的基本信息,只有一人离线。此外,该平台还怀疑信息审核并不严格,一些盲目约会严重虚假信息。


作为一个商业性的婚恋介绍机构,网络相亲平台确实为解决单身男女的婚姻恋爱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一些平台利用单身男女的婚姻焦虑牟取暴利,但无法提供同等的服务,信息审计是虚假的,诱使用户频繁付费等负面报道。


朱女士是一名公民,她质疑该平台推荐的相亲涉嫌伪造学历和年龄:一些男性平台显示他们是学士学位,事实上,他们只是高中毕业;有些男性表示他们在政府机构工作,月薪 5 万元,但这种职位收入是不可能达到的;一些男性平台显示他们 60 岁,但他们的实际年龄是 65 岁。由于没有遵守验证义务,有媒体报道称,用户在注册个人信息时 "随意填写",即使上传明星照片可以通过。如此不完善的平台审计机制,其注册用户信息的失真程度可想而知。


这种缺乏看门人信息审计机制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在此之前,程序员苏素(音译)自杀了,留下了遗书,上面写着他的前妻 "敲诈" 了他的前妻,前妻通过她的相亲网站认识了他的前妻。我们不必夸大这个平台的责任,但这个平台确实没有履行审计义务。例如,在这件事上,苏和苏的前妻隐瞒了婚姻历史。

image.png

他说:"检讨及核实平台使用者的资料,不单止是业界既定的做法。早在 2009 年,中国就颁布了" 婚介服务国家标准 ",要求婚介服务机构" 不向征婚人提供虚假信息 "。如果该平台甚至没有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审计,那么它的服务质量是可以想象的。虽然有些平台宣称" 网站用户发布的信息仅代表个人声明,与网站无关 ",但这种排除其义务的单方面声明并不构成平台根据" 谁受益谁负责 " 的原则推卸责任的理由。


根据传统的理解,"18 次介绍盲约会机会" 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匹配,推荐信息,否则用户将不必花费 6888 元才能高价购买。然而,基于平台的兴趣,文字游戏很可能被用来故意混淆和模糊这个概念。如果没有更明确的书面协议,消费者可能会跳进中间人的 "陷阱"。鉴于婚介业的弊端,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合同等手段,消除影响婚恋消费体验的陷阱。


婚恋网站不同的一般中介,很多单身年轻人即使遇到欺诈,恐怕也很害羞,因此,监管部门应该主动及时干预,加强平台的责任。这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我们应该敦促网络交友平台加强其核实义务,避免隐藏在约束用户和追踪责任方面的隐患;第二,我们应该敦促网络盲约会平台提供同等服务,通过接受和处理用户报告严格执行惩罚和恢复制度。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