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扶贫“活水”继续流向田野

2020-09-11 09:14   来源: 互联网

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收官之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就,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经过第一阶段的机构改革带动脱贫攻坚,到第二阶段的以县为单位的扶贫开发和第三阶段的以村为单位的扶贫开发,现在进入第四阶段的精准扶贫阶段。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大戏。在贫困地区,农业是产业扶贫的主要内容,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把贫困人口纳入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民利用代代相传的土地,劳动力和技术进行小规模农业生产,而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投资回报率太低,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传统农业的转型需要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的转型。要改技术,就要设法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农业发展。要改变劳动力,就要千方百计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培训,传递先进理念和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换地,要尝试流转农村土地,把小面积的耕地变成农业大生产的用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进行产业扶贫,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能够促进贫困个人,贫困家庭,贫困地区的协调发展,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致贫原因。产业扶贫能够充分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调动他们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产生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


一是很多贫困地区产业振兴基础不扎实,没有主导产业,或者虽有产业但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者有品牌但没有名牌,或者有品牌但没有规模,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太低,市场竞争力不够,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产品的推广力度太差,无法实现与消费者诉求的统一,没有品牌价值在很多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很多产品只是原材料或初加工产品,农产品深加工跟不上,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农民难以大幅受益当前,产业扶贫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产业链条短,三是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太少,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无法实现规模效益,无法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大规模就业,无法为贫困地区农民带来工资性收入。

微信截图_20200908131246.jpg


产业扶贫不同于过去的资金扶贫,物质扶贫。‘送钱送物’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百年大计’。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各异,只有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扶贫。因此,产业扶贫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要强化政策扶持,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和外部企业引进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


工业不仅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消除贫穷的主要支持。没有工业驱动,就很难彻底摆脱贫困,没有工业支持,更难以以可持续的方式摆脱贫困。只有不断地把工业扶贫、发展工业、带动一侧经济和富裕群众的"活水"供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真正脱贫,全面战胜贫困,促进农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