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常常给自己贴上"社会恐惧"的标签?

2020-09-11 13:33   来源: 互联网

在过去两年里,"社会恐惧"这个词经常进入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90后和80后认为自己是"社会恐惧"。不久前,光明日报青年发起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2532名投票的网民认为自己没有社会问题,97%的参与者回避甚至害怕社交。


在"社会恐惧"不流行之前,作者对"不善于交际"和"害怕交际"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对"内向性格"的认识上,但在浏览了一些关于"社会恐惧"的文章后,作者发现"社会恐惧"倾向于泛化,甚至自卑和内向甚至被归入社会恐惧的范畴。


1599802592485146.jpg


社会恐惧症,又称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会交往障碍,属于医学上的一种精神疾病,属于一种焦虑症,在临床上有直接的外在表现。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一种过度的情境恐惧,即个人担心在公共和社会环境中接受检查,担心自己会被愚弄,表现出痛苦。


但具体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恐惧症都可以被称为社交恐惧症。例如,一个害羞的人在社交活动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回避行为,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一旦他离开眼前的情况,它就会消失。但真正的社会恐惧者,恐惧程度越深,出现的时间越长,伴随着自主神经症状,就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影响。


作者指出,有些文章把社会恐惧的外在表现简单地归咎于:不喜欢在酒桌前祝酒,见熟人不敢问好,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在餐馆结账时不敢大声叫服务员,不好意思让司机在到达公共汽车时停车,只能看车站小姐,宁愿叫外卖,也不愿与老板面对面交流。


说实话,作者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上述的一些情况下,我小时候也经历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逐渐消失了。"例如,在公开演讲中,很多人都有怯场,甚至紧张,手心出汗等等。我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一位老师叫我在讲台前唱歌。结果,我站在面前,低下头,什么也不敢说。最后,眼泪掉了下来。然而,当我在大学时,我参加了一些演讲比赛,并担任许多户外活动的主持人。换句话说,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一些社交技能需要主动克服心理障碍,慢慢锻炼。


你知道,瑞士心理学家荣格(Jung)提出的内向和外向的人格划分并没有给内向者贴上负面的标签,相反,内向的人也有外向者没有的性格优势。此外,内心深处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某种自卑情结。


此外,害怕社会的人可能是自卑和内向的,但低等和内向的人不一定是社会恐惧。仅仅因为年轻人有社会问题,害怕社交,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社会恐惧。医学上所说的是社会恐惧,这需要专业的临床诊断。目前,年轻人的社会恐惧症还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内向的人来说,网络的便利和虚拟化已成为避免社会麻烦的"避风港"。许多打着"社会恐惧"旗号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更舒服、更舒适。毕竟,寻找有利和避免不利是人类的天性。有人建议,年轻人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进行面对面的接触。简单地说,真正需要通过内心的交流。


在医学中,"社会恐惧"通常发生在17岁到30岁之间,这使得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词在年轻人中流行。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白,在"社会恐惧"的泛化和标记背后,不仅有年轻人对社会交往的恐惧诚实,而且他们缺乏社交沟通技能,扮演"伞"的角色,甚至与某些"老套"社会规则的无助交织在一起,表达了避免社会互动的真正心理需求。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