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耗材不应存在于监管盲区

2020-09-22 11:37   来源: 互联网

医疗一次性消耗品不能重复使用,否则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甚至造成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然而,出于利益的驱使,有些人不顾病人的健康状况,迫切希望再使用一次性医疗消耗品。最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一次性外科消耗品再利用案判二审。两名医生因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设备,分别被判处两年零十个月徒刑和一年零八个月监禁。


如果一次性高价值医疗消耗品被重复使用,非法经营者可以获得巨大的非法收益。例如,一次冷冻消融针的价格超过 9000 元,如果再使用一次,就意味着额外的费用超过 9000 元。两名参与该案件的医生使用不到 50,但在 212 次手术。603 名医生总共被起诉近 600 万元。小型融化针,但非法利润如此之大,真的可以说是针尖上的一个大洞,可以被大风吹漏。


除了图利,方便也是消耗品失去 "一次性" 底线 " 的一个重要原因。2017 年,浙江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因一次性吸管的使用造成交叉污染,导致一些治疗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这起重大医疗事故曾引起人们对一次性消耗品再利用现象的广泛关注。


一次很难调节消耗品 "和" 很多次 "。手术是闭门进行的,更不用说外部主管了,即使与手术无关的医务人员也不允许随意靠近手术台。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小小动作就可以完成一次" 交换 ",用旧的消耗品代替新的消耗品。由于非法利润巨大,监管的盲区,两者的结合足以让一些人绝望。

image.png

事实上,有效的监管措施并不是没有,也需要建立一个制度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例如,虽然手术室 "闲置的人不进入",但每次手术都配备了仪器护士,但仪器护士的重要职责是在手术前后逐一清点摆在手术台上的各种器械和消耗品,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手术物质留在病人体内,另一种是检查器械和消耗品是否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仪器护士有监督一次性医疗耗材的责任,可以将监护触角伸到手术台上,指导员在身边,外科医生很难做手脚。


更有效的办法是使每件医疗消耗品都有一个单独的电子监管代码,遵循消耗品的流动方向,根据大数据的形成,建立消耗品信息的可追溯性体系,并将其统一到医疗保险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如果是这样,一次性消耗品的重复使用不仅容易被揭露,而且虚假发票和其他行为也没有操作的余地。


重复使用一次性消耗品,不仅让病人花钱购买 "二手货",而且让医疗基金重复支付,是对患者和医疗保险资金的双重损害。改进医院管理,引入有针对性的规范,大幅降低高价值消耗品的价格,使再利用利润大幅度降低,将一次性消耗品纳入医疗保险监管的重点清单,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隐藏的油腻等,有利于降低监管难度,消除监管盲区,进一步维护医疗保险的安全。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